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台北推廣處 懷德讀經班 家長 劉○○

四年前第二個兒子○○出生了,老大○○已經無法獨佔父母的疼愛。當身為爸爸的我正在思考如何規劃○○往後的活動時,偶然從電子媒體得知紫星里讀經班的訊息;想起以前曾經聽聞幼兒讀經的種種好處,加上自己的好奇(二歲的幼兒怎麼讀經啊?),因此○○求經之路就此展開了。
紫星里讀經班的老師-林老師一開始跟我說明了讀經的種種:加強記憶、提升專注力、啟發智慧、涵養性情..數之不盡的好處。聽起來的確是種很棒的學習,事實上開始的半年,○○的情形只有「慘」、「糟」這類的負向語言可以形容。90分鐘的讀經,能夠乖乖坐在椅子上已是大幸,偶而從○○嘴中出現的單字,就能讓我高興不已。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半年,我也不知道從哪來的堅持,想著至少維持住一個習慣和態度就好了,能讀多少早已不在我的期望當中了。
過程中林老師所做的,就是日復一日地反覆背誦,從不解釋經典的意涵,沒有譁眾取寵的教學技巧,有的是堅定的態度和持續的熱情。慢慢的我發現○○願意開口覆誦,從《詩經》、《百孝經》、《唐詩》這類韻文開始,甚至《孟子》也願意跟上一二句。此時見機不可失,便著手在家和○○訂定讀經的遊戲規則:根據讀經的字數和次數給予對應的獎章,讓○○平常就可以透過讀經累積自己的「零用錢」,在有什麼想要或需要之時,給予兌換獎勵。那麼我在家怎樣帶讀經呢?我所做的就是忠實複製老師所做的,別無他法。這樣持續每天一小時點滴的累積和林老師的鼓勵,○○於前(2010)年和去(2011)年參加經典會考,分別完成了《百孝經》和《朱子治家格言》和《論語》第一段和《唐詩》第三段的評鑑。這樣的成績或許說不上優異,但是這可是○○第一次持續不斷的累積所完成的大事;過程所養成的的習慣和態度,才是我所重視的,結果反而顯得不是這麼重要。
《朱子治家格言》說到「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很多案例也說明讀經的種種好處,在這我就不贅述。同時也很多大人對於小孩讀經抱持反對的態度,覺得不懂字句的意義,囫圇吞棗式的死記,根本是無意義的事。其實如同之前所說的,讀經不需要太多複雜的顧慮,父母和孩子持續去做的態度,遠比得到的結果還重要。○○已經踏上讀經之路,柏○也加入了,這條看不到終點的讀經之路,我們還是會堅持地走下去的。再一次謝謝林老師的指導和陪伴。
交稿日期:民國101年11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