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台北推廣處 儒德讀經班 志工 李○○
後學本身所學並非幼教科系,從民國93年起接觸讀經班,在道場與各位前賢一起學習帶讀,並且參加師資培訓及各項相關課程研習,慢慢的了解到如何成為一位教育志工該有的共識與態度,歷經了開創時期,到目前看到世界各地推廣兒童讀經之盛行,更證實應驗了仙佛先說後應之奇蹟。
帶讀經班這些年,想與各位分享讀經的樂趣,從三方面來談:
- 自我成長:每當遇到帶讀瓶頸時,就會回頭想想當初那份熱誠與動力,進而看到每位學生成長歷程,從讀經班去尋找樂趣,所謂「教學相長」,在帶讀當中接近聖賢仙佛之經典亦增長智慧,道場有幾本書亦是我們讀經老師的最佳參考書及修辦之良師益友,如:《讀經教育的實務與理論》、《孔子演義》、《孔子仁與孝》,這幾本書將孔子與弟子的對話,以故事方式呈現得淋漓盡致,而且與正史相近,是我們帶讀四書時最佳參考資料。
- 與家長及小朋友互動:現今家長較重視小朋友的教育,亦尊重小朋友的決定,因此當小朋友讀累了或者不想上讀經班,有些家長就會順著小朋友意願而無法持續,身為教育志工的我們就必須要想方法讓小朋友及家長產生興趣,例如:說故事、角色扮演、耐心傾聽,試著讓家長帶讀培養一份責任心,回到家裡也會陪小朋友複習讀經進度,是每天複習進而將經典記住並非背誦。
- 讀經團隊:後學感恩於天恩師德,能在台北區讀經推廣處學習,這幾年在前賢們的帶動下,學到帶讀經班的正確理念與共識,以及如何營造一個修、辦道及讀經環境,我們可以以同理心想法來營造讀經氛圍,例如:面帶微笑、親切對待每個人、互相關懷、體諒及鼓勵…,最重要的是我們那份真誠之心,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溫馨。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及修辦路要完成,如何在有限生命中發光發熱,就看我們所立定的志向,無論是讀經、工作,或者修、辦道場,要在做每件事當中找到樂趣才能持久,讓我們學習菩薩對眾生那份慈悲及不捨之心,以此與大家共勉。
交稿日期:民國102年5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