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桃園推廣處 鈞德親子讀經班 家長 洪○○
「感謝天恩師德」,是我們一直放在心裡的一句話。
家中有小孩,初為父母的我們才忙著求育兒經,鄰居家有小哥哥、小姐姐,是○○最想去的天堂,獎賞孩子同時,鄰居也分享讀經幼稚園的情況,令我們頗為心動。ㄧ群小孩搖頭晃腦讀經的可愛模樣,登時躍入腦海;但心中也擔憂這麼小的孩子對沒有圖案、故事內容的經書可以接受嗎?
建雲讀經班的招生海報我們看了好幾回,招生對象是中、大班以上的孩子,「○○才三歲,還沒上幼稚園,不成啦!」筠爸說:「去看看沒關係的。」老師很親切的向我們介紹課程進行的方式及邀請我們旁聽,並且告訴我們讀經可以開啟智慧,越早接觸越好。去試聽兩次後,「想不想明年起和小姐姐一起去公園讀經班上課?」○○二話不?就答應了。
○○開始上課,跟著老師有一句沒一句的讀,完全不識字的她,一概狀況外,讓陪讀的書僮(媽媽)很著急,更尷尬的是,○○熟悉環境之後,開始自在遊走,想去坐小姐姐身邊;老師詢問帶讀意願時,她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舉手,跟著大哥哥大姐姐上台──傻笑。能到「公園讀經班」上課,是她每週最期待的一件事!
然而,汗顏的是回家複習功課,我們做得零零落落。剛開始,我們祭出獎賞──《弟子規》換葡萄乾,對於○○頗有吸引力,她也能背上幾句,讓我們對不識字能讀經的理念建立些許信心。但隨著增強物漸漸失效後,○○變得意興闌珊,在在考驗大人的耐性與修養,也造成親子關係的緊繃。正當我們退縮之時,幸運地有好多志工老師支持與協助,羅老師建議以遊戲方式帶入,小小孩的接受度較高;或者以媽媽錄音隨時聽,讓她自然而然接觸,較無壓力。
適逢耕德學園成立,我們心想鄧老師、陳老師和李老師皆是建雲讀經班的班底,○○應該較易融入新環境。每天讀經的成效實在驚人,才兩個月,《朱子治家格言》,及高中教材裡的《大學》,已能琅琅上口,且在第一次讀經會考通過。今年《弟子規》、《三字經》、《百孝經》、《百家姓》、《千字文》等韻文都讀得滾瓜爛熟,還能讀完《孝經》,面對主考老師,雖然害羞但心很篤定、很有信心。正如老師說的,孩子習慣讀經、大量讀經後,讀經就像唱歌一樣輕鬆自然。
這一路上,感謝所有志工老師無私的奉獻,且對孩子無盡的愛心與耐心──聯絡簿蓋章、讚賞孩子每一丁點的進步;鼓勵帶讀,培養孩子上台的勇氣與自信,讓孩子對經典不陌生、不畏懼;品格培養的課程,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禮儀與孝悌忠恕。還有多元而實用的家長成長課程,每學期皆用心籌畫的愛的進行式、結業式,讓我們收穫滿載。令人歡喜又感動的是,黃經理、羅主任像親切的爺爺奶奶,老師對孩子視如己出,大孩子帶領照顧小孩子的學習氛圍,及家長之間相互分享,就像一個大家庭和樂融洽。
感謝天恩師德,在我們惶惑時指引讀經的道路,在我們受挫時給予堅持下去的力量。我們也許無法教孩子成功,但希望孩子成為一個良善的人,能有益於社會群體;讓聖賢經典成為他內在的光,指引人生不迷航。
交稿日期:民國102年8月20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