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生命更豐富的志工老師角色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板橋推廣處 泉德讀經班 志工 林○○

  感謝天恩師德,感謝白水聖帝、不休息菩薩大德敦化,以及點傳師慈悲提攜,各位講師的成全,讓後學往後的生命不斷在蛻變,回想過去,心中只有感恩。

  這段時間讓後學感觸很多,十幾年前我們夫妻的落差很大,有鄰居形容我們是「美女與野獸」。後學老婆很喜歡學習,自己卻沉迷在玩樂的世界,可是後學的老婆認為一個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就必須晚上還有假日,都應該留給老婆、孩子,要陪孩子一起長大,可是那時候後學不是這樣想。直到自己身體開始出狀況,還有孩子上國中時,變得很叛逆,不知道該怎麼辦?難道她們都不能體會爸爸的用心嗎?尤其每到夜深人靜,心裏就充滿空虛寂寞,不知道人生該何去何從,為什麼心裏這麼苦,什麼才是幸福的人生,這就是後學以前的生活寫照。

  那時候老婆覺得後學再這樣下去,我們家一定會完蛋。透過老婆大人大力推薦參加曾老師的心靈成長班,接著認識崇德文教基金會,按步就班上聖賢養成班,掌握自性抱道奉行,效法聖賢犧牲奉獻無為的付出的精神。

  同壇李講師擔任文德國小讀經組長,邀約成全後學星期二、三擔任經典教育志工;媽媽教過後學一句話(台語):「閒歸閒算命要錢」。做志工可以賺錢嗎?做志工可以認識更多的客戶嗎?大家認為我要做志工嗎?(以作生意來講, 那是不可能的事)其實最主要是後學的家住在三重,從三重到板橋時間少說要二、三十分鐘,帶讀經是從早上八點開始,算一算包括刷牙洗臉整理東西,這樣不是要六點半起床才來的及~(台語)這麼早安奈要怎麼爬得起來~~突然腦袋一閃,前人輩努力無為的付出,人生就是要做有意義的事,還在想什麼呢!就這樣很榮幸成為文德國小的讀經志工。

  第一次上課考驗就過來了,馬上有學生舉手說:「老師,我不要讀經,都看不懂。」又有學生說:「讀經好難喔」!一些人七嘴八舌講個不停,全班鬧烘烘的,無法招架!當場傻眼了,現在是什麼情況,不是說小孩像天使,這簡直就是魔鬼嘛!好想立刻請辭!

  回家後老婆鼓勵後學做人要有責任,至少要帶完一學年,沒辦法只好放下身段去請教資深的讀經老師。感謝道場的栽培,內在的蘊釀,讓後學碰到考驗,先讓自己靜下來、發現自己可以調整的點、可以再怎樣幫助孩子、再出發。記得剛帶讀經時有一次:老師突然進教室,本來很興奮很踴躍讀經的孩子,突然變彆扭、不熱絡了,心想這老師平時多兇啊,他一進來孩子都變調了,自己還很得意很了解狀況呢,但老婆一聽回一句:是你自己怕老師吧!當下馬上察覺真的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不斷的歷練,更體會到一位讀經老師首先要做到「本立而道生,素其位而行,只要老師先穩定,學生就會跟著穩定」。每次上課,提醒自己先把老師的位給穩住,當下用穩重堅定的態度,一遍又一遍老實的帶讀經,中間有時穿插一些人生體悟,記得有一次跟全班的學生講一個「小林」的故事:小林就是林老師,從前林老師小的時候,是一個非常沒有自信又害羞的人,尤其功課也不好,考試都是從後面數來第三名,各位同學知道第幾名嗎?全班倒數後三名,所以常常被老師罵、被老師打,也常常被同學欺負,以後林老師長大到外面工作,也是甚麼事情都做不好,時常被欺負被嘲笑,直到林老師四十歲的時候,開始接觸經典教育,就是跟各位同學一樣讀經,剛開始因為自己不愛唸書,對經典的文言文,也是跟各位同學一樣感覺好難喔,非常排斥!可是經過一段時間,林老師被裏面的文字給感動,聖人講的話好有道理,都是勸人為善,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都是在教人做一個有價值的人,慢慢發現觀念一直在改變,從負向轉變為正向的想法,本來對老婆、孩子都沒有照顧好,到現在成為一個愛老婆、愛孩子的好男人,連以前上台都會發抖,一句話也講不出來的人,到現在都可以上台帶讀經,各位同學你們說林老師改變大不大?看到臺下的學生張著好大的眼睛看著後學,甚至有位同學充滿希望興奮地舉手說他也是全班倒數第三名耶!

  帶讀經的過程,面對不同學生,都會有五花八門的問題,譬如學生不讀經、一直講話、走來走去,講也講不聽,這時候不要千錯萬錯都是學生的錯,自己都沒有錯。所以遇到問題,我們反觀自己,是不是規範不夠明確,帶讀經的方式需要改進……..我們可以請教資深的讀經老師或參與研習來調整自己,這樣我們就可以一次比一次更進步。每一次的考驗,都是來提昇自己,我們要用感恩的心,感謝上天,又給我改變自己的機會,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反省才會改變,而改變是最大的力量,感恩的人最有福。

  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我們帶讀的班級,都是來自不同的家庭的孩子,這是正常的社會百態,所以我們總不能全部要求都要很乖很聽話的學生,才要來帶讀經,這是不太可能,如果一整班都是好孩子大家都會搶著去帶,也輪不到我們;要是全部的學生都是同一個模子,就像一二三木頭人一樣,最後-定會很無趣;如果我們用包容的心,來面對不同的學生,每一個不同的生命,都是來豐富我們讓我們更提昇的因緣,相信後學會學習菩薩一樣利益天下人,讓我的存在,是別人的祝福與幸福。

  這一年多最大的感受,就是幫助那些學生從開始的不願意接受讀經,到後來願意挑戰自己上台背誦整本經典,那種成就感動是金錢買不到;也從這個過程當中,體會出遇到事情千萬不要逃避,只要願意積極的承擔、凡事往內觀照、不忘初心、多請教,原來每一個人都是有能力幫助人。「人生的目的,不是在贏過多少人,而是在幫助過多少人」、「多做沒有代價的事」,只要我們帶20個學生讀經,人生就累積20個貴人,帶100個學生,就是累積100個貴人,如果再幫助這些學生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就會一直累積我們的福報,這種利益眾生,利人利己的好事,就要趕快去做,所以堅持帶讀經,就對了!

  「激勵是一陣子,啟發是一輩子;再多的努力,不如一個觀念的改變。」唯有內在改變,外在才會改變。透過參與讀經志工的機會,正好跟自己的內心核對:人生在世甚麼最重要?是金錢嗎?是富貴嗎?是名位嗎?是壽命嗎?這些都得到了,會長久嗎?會對人有幫助嗎?會留在別人的心中嗎?百年之後會讓人懷念嗎?這些有形都不是最重要的。生命不在於長度,而是在於生命的廣度,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德行、慈悲、智慧,這些無形的資產,才會讓我們的下一代永續傳承。

  以前在傳統家庭長大,一心只想往事業衝刺,不會去注意到老婆孩子的需求,造成跟家人之間的距離,自從當讀經老師之後,碰到困難挫折因為要不斷自我省思、改良、激勵再出發,無形中發現自己更懂得去關心體貼別人、回歸自己、回歸家庭,和老婆每天有談不完的話,就好像回到談戀愛的感覺;過去只會帶孩子出去玩,就表示盡到做到父親的責任,也不知道要跟孩子聊什麼,現在親子互動越來越自在,發現不管在外面多忙,都會以家庭為重,做好自己的本分。所以當志工表面上好像是在幫助別人,其實受益最大的就是自己。

  感謝生命中所有的貴人,榮幸可以成為經典教育老師,讓自己的人生多了一條開拓豐富生命的光明道路。這些年來,收穫好多、改變好大,不管家庭、事業都越來越順利,生活過著更充實,只要堅持在崇德這麼優質的大家庭成長付出,每一個人都可以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

交稿日期:民國103年6月9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誦讀時的能量波 逐步地正面影響孩子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花蓮 推廣處 毅德 讀經班 家長暨教學志工 陳 ○○   後學 20 歲時開始帶領兒童讀經班,並參加各種讀經班的培訓 , 心中明白「 讀經可以讓古聖先賢的智慧直接和孩子的心靈溝通,幫孩子成為一個感恩、慈悲且充滿服務心的完整個體。」 後學自懷孕開始,每天播放 《 百字經 》 、 《 三字經 》 等各種經典音樂,為的就是做好胎教;自生下第一個孩子: ○○ 璥,更勤勞的播放 《 百字經 》 給孩子聽,很奇妙的是,只要 《 百字經 》 的音樂開始響起,未滿週歲的 ○ 璥,很快就跟周公報到了。 隨著 ○ 璥慢慢長大,後學也會陪著他在家閱讀經書。 當 ○ 璥 5 歲時,後學帶著他參加讀經班,他時而滿場跑、時而乖乖的跟著讀經。現在 ○ 璥三年級了,他認識很多字,參與讀經班,都能乖乖坐著讀經。 很奇妙的是,透過參加讀經班, ○ 璥原來內向害羞,到現在的活潑、願意表達自已的想法;其次, ○ 璥的專注力得到明顯的提升,藉由讀經, 穩定腦頻率,讓學習更有效率。 其實,最讓我感動的是, ○ 璥原來是一位動作很慢,且事事要大人提醒的孩子;當他被醫師診斷是「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我非常傷心。但現在看到 ○ 璥 願意去做新的嘗試,還會有很多點子跟我們分享。 是讀經改變了 ○ 璥、是每一次 用平和的心態,大聲誦讀經典時,聖賢或神佛的智慧會通過特定的振動頻率,散發巨大的能量波,逐步、逐步的改變 ○ 璥。 感謝天恩師德,感謝台北道場,感謝所有的點傳師及講師,因為有您們帶領支持著讀經教育,後學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奇蹟。感恩! 交稿日期: 114 年 03 月 31 日

自幼及長 「讀經」已刻在我心裡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蘭陽推廣處 宜宏 親子讀經班 家長 陳○○ 從小學時期開始,我就有幸參加讀經班,這段經歷至今仍深植我心。讀經課堂上,老師總是用充滿節奏感與韻律的方式帶我們朗讀經典,不僅讓人容易記憶,更充滿趣味。有時老師還會搭配文字遊戲,讓我們在玩樂中學習,學習古文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變得生動有趣。當時雖不完全理解經典的深意,但讀誦過程卻已悄悄在心中埋下種子。 在後來的求學過程中,我愈發感受到這段讀經經驗的可貴。每當國文課遇到熟悉的詩詞或經文,那些童年時朗朗上口的文字竟自然浮現腦海,彷彿早已成為思維的一部分。也因為這樣的基礎,讓我對國文科有著較高的理解力與親近感,更提升了語文能力與文字敏銳度。 隨著年齡增長,人生閱歷也逐漸豐富,對古文中的智慧體會更加深刻。小時候只覺得押韻好聽、文句優美,長大後卻能在一句《論語》或《孟子》中讀出處世之道、人情冷暖,體會到古人思想的深遠與豁達。 如今身為一位母親,我也希望能將「讀經」這樣有價值的學習方式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經典的智慧不必急於理解,而是透過一次次誦讀潛移默化,讓文字與心靈產生連結。孩子或許現在不懂,但當人生的某個時刻來臨,那些熟悉的語句或許能給他力量與方向。經典不僅是文化的根,更是生活的智慧泉源。 交稿日期:114年06月11日

讀經班經營分享:齊建共修共學平臺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板橋推廣處 凱德兒童 親子讀經班 教學志工 郭 ○○ 凱德佛堂讀經班自創立以來已歷數十年,期間曾由臺北市士林區遷至新北市板橋區,至今依然穩健經營。學生人數從最初零星的幾位,發展至今幾乎每堂課均有 15 位以上學生參加,後學謹就讀經班多年來之運作經驗,綜合歸納其具成效之招生管道與運作模式說明如下:   一、   招生管道 ( 一 ) 家長口碑推薦 :孩子的學習成果獲得家長肯定,許多家長主動向親友介紹,形成自然且具影響力的宣傳方式。 ( 二 ) 老師親和宣導 :老師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例如陪伴孩子到公園遊玩時,與其他家長自然互動,分享讀經班的理念與特色,達成生活化的宣傳效果。 ( 三 ) 佛堂結緣平臺形成鎖鏈式宣傳 :佛堂定期舉辦如水彩畫、生活美學、書道班等生活化課程,吸引親子共同參與,讓家長與孩子在輕鬆氛圍中自然認識讀經班及佛堂,進而擴大招生對象與觸及面。此外,也常邀請讀經班的同學參加其他結緣平臺課程,形成彼此交錯、循環推廣的鎖鏈式宣傳效應,有效深化與家長的聯繫與認同感。 二、教學環境與特色 ( 一 ) 清淨、舒適環境及活潑教學方式 :佛堂提供安定、清淨及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安心學習、快樂成長。課程內容豐富有趣,加上老師用心設計結合遊戲與互動,讓經典教育更加貼近孩子的心靈,提升學習興趣與專注力。 ( 二 ) 蔬食午餐 :佛堂貼心提供蔬食午餐,廚師用心準備豪華餐點,讓大家都非常期待用餐時間,家長也喜歡與老師們分享家中寶貝的點點滴滴,這也成為老師與家長深入交流的寶貴時光。透過這段互動,不僅能分享讀經理念,更能自然地邀約家長參與進一步的佛堂活動,如求道、法會,或結緣課程,深化家長與佛堂之間的信任與連結。 ( 三 ) 增設英文讀經課程 :近期增設百孝經之英文讀經課程,老師搭配歌唱教學、生活用語等方式,讓語言學習更具趣味與實用性,深受家長與孩子喜愛,也為未來雙語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後學有幸學習讀經班老師歷經數十年,深刻體會到這不只是單純的教學工作,更是一場身教與心教交織的修行歷程,不只是讓孩子們認識經典、啟發智慧,更是老師與家 長一同共修共學的契機。 誠如活佛師尊所言:「修道三不離——不離道場、不離前賢、不離經典聖訓。」一本經書,不僅是 孩子們的課本,更是陪伴我們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