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桃園推廣處 錦德親子讀經班 家長 石○○
孩子從小三開始接觸讀經,一直到國中畢業,才暫停讀經。至於讀經這麼好,卻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問題何在?個人看法如下:
學貴慎始!學習之始,首要為何?《弟子規》明白指出「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禮記‧學記》也說到「為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聖賢的智慧告訴我們:教育者除滿腔熱忱外,更要有智慧判斷學生準備好可以學習了嗎?面對各種不同的學生狀況,如何因材施教,在在都考驗著教育者的能耐。
《大學》也教導我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而這些道理,我都只是唸了、背了,從沒有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暮於斯!缺了思、修,人的「心意」少了正誠,不恭敬師長,不聽話照做,自然不能老實讀經,受益讀經。
當初我忽略了《弟子規》的修身功夫 →一個人的根底沒打好,長大才想要求 ,難如登天。所以,一個有理念、能掌握孩子、值得敬畏的讀經老師,攸關一個讀經班的成效與存亡。同理,再優秀的父母遇到不聽話的孩子是永遠使不上力的。
交稿日期:民國104年5月11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