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6的文章

我喜歡讀經的感覺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台北推廣處 北教大附小親子讀經班 學童 許○○   每個星期五,我們學校都有讀經班,在校史室和中音樂教室。我讀經已經讀了六年,從小班讀到現在,每次都沒遲到。七點時,我們會一起跳「禮運大同篇」。接著,我們會一起唸(背)《唐詩》、《孝經》和《論語》。而讀經小口訣是:經書擺正,姿勢坐正,左手壓,右手指,眼睛看,嘴巴念,腰挺直,是我們上課前一定要說的。   每次我讀經時,我都會很開心,因為每次上臺背誦時,我都可以得到一張貼紙,小貼紙不但代表了對我自己的肯定,集貼紙還可以換禮物喔!謝謝老師用心設計,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加想要讀經。   在班上我也常常帶比我小的小朋友讀經,慢慢的看到他們能當小老師,口裡說著:「請你跟我這樣唸!」,我們跟著說:「我會跟你這樣唸」,帶唸時都能大聲讀,喜歡讀經,讓我也好高興。   我喜歡讀經的感覺,讀經可以讓我感覺很輕鬆,也讓我覺得很開心,我以後一定要繼續讀經讀下去! 交稿日期:民國105年06月09日

以「溫柔堅持」與「適度稱讚」引領讀經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台北推廣處 慶德舊莊里親子讀經班 家長 林○○   樓上鄰居有一個特別的小家庭,爸爸跟小孩只說法文,媽媽跟小孩只說英文,五歲的小孩跟我們就說國語,音調怪異的Mandarin。小孩鮮少會對不同對象搞混而用錯語言,就算偶而要用法文跟我們交談,爸爸也不會阻止小孩根本地人說法文,反而會幫忙用國語說明小孩的意思。這就是堅持,一種「溫柔的堅持」;就這麼簡單,小孩輕鬆學會三種語言,他就有機會可以承接、融合三種文化。   反觀台灣多數的本地人,包含我自己和我的父母,為了得到跟孩子或孫子的溝通,只好用國語,甚或是台灣國語來跟孩子交談,導致孩子避說台語或客語,甚至有意無意的忽略或排斥。每每發生這種情況,我的心總是黯淡,但也只能怪自己,沒能「溫柔的堅持」,沒能跟孩子就是說台語,沒能營造一個氣氛,讓周遭的人在孩子說台語時,就給予適度的稱讚。當滿街青少年都是韓流髮型時,我們不能責怪他們,因為,這是必然的。   今天的親子讀經,就讀到這段《中庸》經文,是 孔子 的千年大嘆——「道其不行矣夫」,其原因可能就是「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凡事如何能「不過」與「不及」,偉大如 孔子 當然早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但卻也知道這是屬於人性的一部分,而並未提出一套除弊的標準作業流程,只是讓後人在他的言說中「各赴緣取益」。也許,「溫柔的堅持」與「適度的稱讚」就是可能的答案吧?這很簡單,但並不輕鬆,大家加油喔!   親子讀經就能提供我們向古聖先賢學習的機會,反思自己、推高自己、也原諒自己。讓我們來營造「溫柔的堅持」與「適度的稱讚」的氛圍,跟孩子一起玩(play)讀經、play音樂(樂器)、play才藝、play生活的點點滴滴…。因為有心學習,所以不會「不及」;因為是play,所以也不會「過之」。讚喔! 交稿日期:民國105年06月09日

上演從讀經家長至志工老師的連續劇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台北推廣處 大同親子讀經班 志工老師 王○○     感謝道場及一切人事物,後學方能在此分享自己從讀經家長至讀經志工老師相關成長歷程。   每件事發生都是有其因緣,後學的因緣是自己的小朋友,而小朋友也有其自己的因緣,這些因緣就是這麼奇妙的串在一起,也串起後續一連串的故事,直到現在這些故事仍在快樂地進行著。   時間回至七八年前,後學跟大家一樣,都是讀經台下陪自己小孩讀經的家長,而此因緣是來自小朋友之間的「約定」,當然也促成了後續不能結束的「連續劇」。   至於由讀經家長變成讀經志工老師的因緣,乃是本班讀經志工老師給後學學習成長機會,經過一段時間在台上學習帶讀經,發現當讀經志工老師帶讀經比當讀經家長陪自己小孩學習及成長更多,這如何說呢?在當讀經家長時,後學只會把關注放在自己小孩的身上,對於其他的部分也就不會去關注與關心,而收穫部分當然就僅限於陪伴自己小孩與小孩讀經同成長;然而天恩師德,後學經過志工老師們的提攜與成全,由讀經家長學習變成讀經志工老師,自此之後,後學所關注不再是自己的小孩,還有更多家庭的孩子,隨著帶讀經典時間的推移,會發現好多的家庭正因讀經因素而悄悄地在改變,臉上充滿了希望及滿足的笑容,不管大人或小孩氣質也變得更好,這些都是後學學習讀經志工老師所未想過的收穫。   正因如此,後學心中在想親子讀經那麼好,那後學更應該去推廣並設立親子讀經班,然而現實面總是很多限制及考量,不過上天也是有聽到後學心中的發愿,所以在某些因緣際會及各位講師及前賢協助下, 我們的親子讀經班由一班慢慢拓展成四班 ,這些回想起來真是不可思議,一切都是天恩師德所促成的。以上為後學由讀經家長至讀經志工老師之心得,與各位前賢一起分享。 交稿日期:民國105年06月09日

讀經結業式因親子分享讀經心得而特別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台北推廣處 北教大附小親子讀經班 志工老師 許○○   今(民105)年北教大附小的讀經結業式與往年不一樣,除了安排闖關遊戲外,最特別的是家長及小朋友的讀經分享時光。其中東榮媽媽分享:看著孩子逐漸長大,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就決定讀經到現在,已經整整六年了,這六年來每週的讀經課,東榮都沒有缺席過,媽媽很感謝學校及老師用心的經營及付出,深深感受到讀經對孩子品格上的潛移默化,如今孩子已經要畢業了!也呼籲家長們知道讀經的好處,除了堅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唯有陪伴才能親子一起成長。好高興在讀經的過程中,能看到孩子的改變。康裴媽媽分享:讀經是件很快樂的事,除了按每週進度讀經外,也讓姐姐用自己的方法帶著妹妹讀經,培養其獨立及包容的學習能力。每位分享的家長都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到讀經對孩子們所產生的影響。   另一個不同的是校長親自頒給每一位小朋友獎項,獎項不同卻人人有獎,並與孩子合照。校長的鼓勵肯定了孩子們的讀經,孩子們的分享也感動了在場的家長與老師們。我們相約下學期開學再見! 交稿日期:民國105年06月09日

推動日常孝親活動與籌辦孝親日表演感言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板橋推廣處 三多親子讀經班 志工老師 楊○○   回顧親子讀經教育,係起自民國90年代初期,在大姑前人不休息菩薩的睿智擘畫,感召崇德人同心投入於社區親子讀經教育的推廣。經過十多年來的用心耕耘,崇德光慧讀經的旗幟已普遍在全台社區、學校中飛揚。從開辦說明會、招生到設班,到今已設有近千班的讀經班。我們本著承續孔老夫子的淑世理想,一步一腳印,致力將聖人的智慧不斷的播散到社會各角落。   板橋推廣處每年辦理孝親活動,後學榮幸參與今(民105)年紀念專刊的編輯,整理及編排各讀經班、單位及佛堂所提供的照片資料。各讀經班除了正規的經典教育課程,還有舉辦或參與各項孝親、品德的親子活動,如孝 親奉茶洗足 、 尋優訪聖 、 小狀元會考 、 品德育樂營 、 愛心訪問 、 參訪光慧文教館 及 讀經成果發表 等等一一展現崇德志工在推廣社區親子讀經教育的堅持與用心。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在新北市開設的社區與學校親子讀經班,目前已達160多處,特在年度孝親大會上推薦表揚20所國小校長,感謝他們在推動讀經教育的重視與支持。而蒞臨孝親大會的校長對於崇德志工、老師到學校推廣讀經及孝親活動,一致表示推崇與肯定。在推廣讀經的過程中,每每看到孩子們認真的讀背經典,除可感受到親子共同讀經的學習效果,也默默為千萬的家庭帶來歡樂與幸福。   孝親日活動主軸在於倡導孝道,板橋區道場老、中、青、少可說全體總動員,為此,進行各項節目的籌畫與練習。讀經團隊老師累積前幾次的表演經驗,仍能不斷的集思與創新,所設計編排的表演方式,贏得眾人的目光與掌聲。首先,是由25位讀經學童,以 雅樂舞 拉開序幕,動作井然有致,背景配樂更是氣勢磅薄,讓觀眾與來賓們眼睛為之一亮。 雅樂舞 原為儒家祭典的禮節,借此隆重典禮上,以誠敬的心,表達對至聖孔老夫子的尊崇與讚頌。為能深入推廣儒家經典及禮樂,本會老師群蒐集相關資料及觀摩近年在孔廟的表演,研究創新編舞和配音。由各班報名的學童,經過三個月的密集培訓,從教導孩子改善自己的儀態入手,透過自我的靜心對話,到個人舞蹈動作的熟練,再到服裝的考究及整體動作的協調。雅樂舞動人精彩的演出,重新賦予經典文化推廣的動能與亮點。   「半部論語治天下,移風易俗百孝經」,一百多位親子所組成的團隊朗誦《百孝經》,音調與精神震撼全場,期讓孝義自然而然深植在人心,誠如孟老夫子所說...

「態度決定你的高度」--成為讀經老師的感悟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板橋推廣處 泉德中英親子讀經班 家長、志工老師 蔡○○   到今(民105)年3月,陪孩子接觸「讀經班」,已滿四個年頭。   加上更早之前蜻蜓點水般的接觸,也有八個年頭。在這不算短的12年歲月中,真正認識,了解讀經的可貴,是在2年半前,開始加入讀經志工行列。    讀經真能提升孩子的能力嗎?因為看到近年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和不少成功展現讀經成果的案例,而帶著嘗試的念頭,陪同孩子在讀經班學習,不斷地在想放棄、又不捨棄想法交替下,去與不去上課的雙向掙扎中,一路走來,現在只剩下「週五是讀經日,任何活動都不能排」的信念。    能讓自己和孩子都秉著這個想法,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生命中的必須學習事項,只陪伴孩子上課共讀是不足的,家長必須跟著成長。只有自己參與到志工行列,才能學到更多帶孩子的技巧、方法,陪伴孩子共讀時,讀經才會更有樂趣,孩子才能樂在其中。    同時孩子看著家長的努力,跟著也會更用心,在雙重身教下(陪伴並參與),孩子耳濡目染中,成長的腳步會更穩,讀經之路才能走得更久遠。如同有的父母,陪同孩子一路從念大學到一起讀完研究所,道理是一樣的。    「 態度 決定你人生的高度」,更能影響你對孩子教育的 深度 和 廣度 。學習是一種循環的結果,好的學習態度會讓你學習越來越好,常存著放棄的想法,則容易讓你越學習越沒興趣。如果你把讀經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加入團隊,和一群志同道合,富正向能量思考的夥伴一起帶動孩子,就能比較容易保持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讀聖賢經典,能讓學習者淺移默化學習當君子 ,修身進而兼善天下,以正面態度對待自己的人生,對自己也能更有信心,進而營造雙贏的家庭生活。   在正確的時機,陪伴孩子做該做的事,用正確的態度面對,才是最好的身教示範。成就感來自本身積極的付出,生命價值來自做正確的選擇和做好該做的事,「 用行動讓孩子感動 」,讓孩子和自己一起享受讀經所帶給生命的 寬度 。 交稿日期:民國10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