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蘭陽推廣處 芊德親子讀經班 家長 張○○
民104年10月底,經朋友介紹第一次接觸讀經班,起初只是沒讓孩子去上學,想替她找點事情做,沒想到一上就是快三年。
那時候的張○才三歲半,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讓她很快的融入大家。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她懵懵懂懂的跟著我每天複習,我唸一句他唸一句,上課的進度一天大概複頌五遍,其實我也不清楚她到底會不會?每個禮拜就算是我們沒讀過的進度,他還是自告奮勇跟著大家上台,那時候只知道讀經不錯,但是實質上會有什麼收穫我也不知道?就是每週按部就班跟著大家的進度前進。
加入讀經班後,剩不到兩個月就碰到讀經會考,經過老師的鼓勵我們也考了三科,那次的經驗很不錯,張○很快考完試,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闖關、畫圖、看烏龜和吃點心,讓她對考試的印象很美好!
好景不長,不到三個月她就開始抗拒讀經這件事,我必須每天絞盡腦汁換不同方法,讓她覺得是在玩不是讀經,抽籤筒、邊跳邊唸、用唱的、邊打拍子、她一句我一句??大概半年左右,我第一次崩潰大哭,這麼努力陪著她,他卻不領情,不只她辛苦,我也很累啊!那時候的她,一聽到「讀經」兩個字都馬上說:「不要!」看到我拿出課本便開始生氣!她的優點是很會講話,相對的也超會罵人,伶牙俐齒。
再來將近一年半的日子裡,我們每天吵架,威脅和利誘都沒有用,我告訴自己要有耐心、溫柔而堅定!但通常好不容易讓自己心情好起來,想重新面帶微笑面對這件事,卻又馬上被她的反應激怒,那段時間家裡的每個人都感受到我們的負面情緒,我也一再懷疑自己的堅持到底對不對?張○大班開始上學後,我們又面臨時間被壓縮的問題,不再能用整天的時間跟她耗,同時間又多了一個弟弟來瓜分,要我在短時間完成這項艱難任務,搞得我自己壓力好大好煩躁。
這麼長一段時間,白天爭吵、晚上檢討,一直在反覆思考對我們母女最好的方式。或許是我「呷緊弄破碗」,一開始發現只要每天重複唸3-5遍,一週後,不識字的三歲女兒就可以一字不漏的把艱深的文言文內容全數記起來,覺得太訝異了!迫不及待想把能塞的全部塞進她腦海,媽媽的期待轉變成壓力,壓力無形的全部加諸在孩子身上,雖然我用各種不同的遊戲帶領她,但最終的目的還是要他讀經,他小小年紀也感受到了,而且最糟糕的是我打了他,「讀經」這件事一直是我們之間的地雷,一碰到就爆炸。
危機就是轉機,在我一度想放棄的時候,我們發現睡前用音響播放的效果非常好,甚至我們沒讀過的內容都可以輕易記住,我開始認真編排隨身碟的內容,下次上課的進度讓她先聽先預習,她上課有成就感便比較不排斥。我也曾經試過放手,都不強迫她,不提醒她,希望她玩樂後能良心發現主動找我讀經,結果是不!可!能!那半個多月進度全部都是零,後來追的很辛苦,大家千萬別嘗試!
熬過那段痛苦的日子,慢慢讓我嚐到甜頭了,從每天唸五遍,變到三遍就可以記起來,甚至六、日出去玩還不影響進度,到後來發現她認得好多字,我帶她唸個一兩遍,她便可以自己讀不用我陪。中間我慢慢放手讓她自己來,一直到現在快三年的時間,她可以靠自己上課聽,回家自己複習,我只需要提醒她:「該做的事要先做」,有苦盡甘來的感覺(不過孩子終究是孩子,當我有苦盡甘來的念頭時,他通常會開始耍賴)所以我們心裡偷偷暗自慶幸有堅持到現在就好,噓!
張○四歲時有一次在圖書館,一個媽媽驚訝的跑過來問我:「你女兒整本只有字的書看得懂?」我看她抱著《論語》在唸。我們陪伴孩子讀經久了,都習以為常,常常只陷入「都不背、一直耍賴」的泥淖裡,都忘了其實他們已經很棒了!
讀經的好,除了實質看得到的:考試考了50科、認得很多字、可以學習「靜」以外,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相關的體驗。掃墓的時候,她發現墳墓上寫了二十四孝「戲彩娛親」、「負米養親」的詩句,她看了興奮的跟我討論那個故事是說誰?在哪個朝代?發現原來那些不是在書上死板板的句子而已?? 在「五花馬」吃水餃的時候,發現牆上寫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正是最近讀的李白「將進酒」,她開心的唸出整首詩,生活中的這些偶然,相信慢慢可以在他們心中發芽,從中得到一點樂趣,不再只是唸得很痛苦的詩句,所有的辛苦都在無形中慢慢回饋到我們的生活中。
還好一路上有老師和其他家長的陪伴,遇到挫折可以互相交流,聽聽彼此努力的過程,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不是單打獨鬥!找回最初的熱忱,繼續奮鬥!非常幸運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學伴,真的很高興有您們。
交稿日期:民國107年6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