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2歲寶貝讀經三年心路歷程ING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新莊推廣處 民安國小親子經典班 家長 ○○○   我們是 106 年約 10 月開始接觸讀經班的, 當時的楷翔約 2 歲多, 還不太會說話,一開始其實也不太在意,當身旁的大家看到他,就會跟我說一次, 媽媽!怎麼長這還不太會說話, 奶粉店 、 鄰居 、 親戚 …… 一個人說的時,會覺得還好, 但 ~ 很多人都一直對你說這件事情時,就會開始緊張了。 心裡開始慌了,想說怎麼辦? 該不會真的不會說話了吧, 當時把全部可能,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想說一遍, 真的是問人,問神,問醫生,能問的都問了, 不能問了也想盡辦法問了, 這是真的讓我想起一句話,當上天幫你關了一扇門, 他一定也會幫你開一扇窗! 這時我遇到我讀經班的第一位貴人 —— 益珊老師的媽媽, 當時他跟我說,民安國小有讀經班, 有很多小朋友一起讀經,這樣對孩子開口說話,可能會很有效, 你可以試試看,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 我們開始讀經, 回想起第一年的時候, 楷翔當時還包著尿布, 這是他第一次跟很多小朋友一起上課, 任何事情都感覺道非常的新奇, 他當時還坐不住教室, 每次上課時 就會在跑來跑去, 一下去外面溜滑梯,一下去外面走走,一下去樹下逛逛, 第一學期上課,去讀經,看到那麼多的小孩,超級厲害,每個都讀經,讀得嚇嚇叫,心理默許:有天我們家楷翔一定也可以成為那樣的孩子。 回到家,每天都在他旁邊拿著課本,在他旁邊唸, 一開始幾天 楷翔 非常有興趣,雖然他還是不開口講話,但 ~ 感覺有再吸收! 107 年上半年開始,我們還是參加讀經班, 這時楷翔還是一樣坐不住, 但這學期感覺他進步了, 他在教室裡面,不會往外跑了, 這次他是教室裡面看課外讀物,釣鞋子 … 這學期每當讀經班下課,一定會 背誦 讀經小口訣回去給阿公阿嬤聽, 這學期我還是會在旁邊唸給他聽, 但 ~ 試了幾次,當時的他只要看到課本, 就會立馬暴怒說 ~ 我 ~ 不 ~ 要! 且非常排斥來上讀經班, 每次都在要來上讀經班的當天 ~ 從晚上開始哭, 說媽咪 ~ 我不要去讀經班, 這時就會覺得家人的態度真的很重要, 這時我的家人 常常會跟他說:不要去啦!那個好無聊唷! 今天下雨 ~ 不要去啦! 今天好冷 ~ 不要去啦! 孩子通常這時候都會非常聰明, 想說阿公阿嬤都說沒關係了 , 所以他可以找任何理由說不要去, 這時的我就會認為 媽媽的態度 ...

親子讀經的歷程與收穫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三重推廣處 互德集美國小親子讀經班 家長 程○○   感謝班主任張講師給我這個機會向大家分享讀經心得及過程,也謝謝張經理及志工老師們,有了你們的的堅持及陪伴,才能讓更多的人有機會進入讀經的園地。回想在進入「集美讀經班」已經是七年前的事了,當時因為褓母的介紹而知道兒童讀經這件事,她跟我分享她的孩子因為進了讀經班覺得在記憶力,專注力變好,並借我兩本書:《讀經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及《讀經教育的見證與願景》,書中提及α波、放鬆、專注、平靜、正面情緒,是讓我決定帶著孩子進入讀經班的主因,我當時希望孩子能幸福快樂,認為α波腦波能為孩子建造一個永久的幸福快樂。   想想也很奇妙,我一接觸讀經就堅信它能給孩子帶來的各項好處,在他一歲多時,我和爸爸推著推車,帶著還包著尿布、拿著奶瓶的寶貝來到教室,他像個不倒翁搖搖晃晃,當他把教室裡小朋友?口杯中的牙刷準備放進嘴巴,嚇得媽媽趕快阻止,然後不一會他又像個小企鵝搖搖晃晃到另一處去,肥肥小手又準備去探索他的人生,不斷地伸長他的觸手,媽媽也不斷地說不可以,深怕他帶給別人麻煩,不過煩惱是多餘的,因為志工老師個性都很好,會鼓勵我們這些家長,並包容小寶貝的不受控。   後來班主任有鼓勵寶貝來參加「小狀元讀經會考」,讓讀經有一個目標,在看著書中其中一位家長鼓勵孩子的方法是禮物,因為他喜歡的是玩具,我便跟孩子說:如果你通過會考,就可以買玩具給你,後來他會開始想自己想要的玩具,但金額不會太高,所以不知不覺寶貝他自己就會說:他每年會有兩次機會可以拿到禮物,一次是生日,一次是通過「小狀元會考」。三歲時開始他人生第一次的會考,科目是《弟子規》、《三字經》,然後每年都會參加會考,主要是藉由經典會考來讓孩子的讀經有一個目標方向,讓人生立於規矩上,多年來慢慢也累積了《大學》、《孝經》、《中庸》、《論語》 1-5 ,讓我覺得欣慰的是,今年 (110 年 ) 的會考科目我說整本《論語》好不好,他不但沒反對,自己還加上《孟子》整本,雖然內心想說可能嗎?但孩子即然設下這個目標,我也不設限,心想如果今年沒有通過明年再繼續,至少孩子願意設定這個目標,用輕鬆的心態來看待,每天或多或少會督促他讀一點,而孩子也在讀經中成長。   孩子一歲多進入讀經班,那時的學習是以聽為導向,我每天都讀經給他聽還有放 CD ,一直到他認識字才慢慢學會壓書比字,但他...

理論與實務印證讀經的幸福與養慧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新莊推廣處 丹鳳國小經典班 家長 楊○○   近期聽國內名人涂豐恩博士引讀「亞洲未來式」 (2021) 乙書時,證述美國哈佛大學正流行一門課 —— 「中華古典政治思想」,該風潮讓一向以強權掌控世界的西方人,試著以孔孟、老莊等思想,思考重新檢視現在的生活,然而開設那門課的人就是普鳴( Michael Puett )教授,他曾在 2017 年出版 《 哈佛中國哲學課 》 乙書,也說明兩千多年前的孔孟哲學觀念,迄今都還能教我們如何用感情和智慧去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件,應對各方挑戰。   108 年 《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 「重新思考讀經教育:親子共學為基礎的教育理念」乙文,認為「古代流傳下來的經典不會受到時空限制的影響,有其意義與代表性」,且表示讀經教育就是童蒙養正,可以養其端正,入於身心,發為日用,並歸納出讀經教育的三大價值: 1. 提升判斷能力; 2. 五倍增長兒童學習能力; 3. 搶救中文能力。   另外國外 Tomlinson (2018) 、 Vander Velden(2015) 及 國內粘瑞狄等人 (2018) 也研究發現「正念」訓練對心理健康層面有正向影響,可改善個體思考、認知控制、促進大腦神經可塑性等身心理發展。而更早之前,翟本瑞教授 89 年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兒童讀經的教育學反省意義」,研究發現各級學校以及社區的讀經教育,對學生有增加識字量、提升記憶力、增進日後理解力、提高語文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易理解文言文等正向學習效果,且在品格涵養方面也有顯著成效。   四年多前,大兒子甫入國小一年級,一張讀經班 DM 宣傳單,讓我們家在這多變複雜的滾滾紅塵中,開啟學習聖賢人生智慧的機會!   想當初,老婆單純只是想讓小孩培養閱讀習慣,於是就讓家中的大兒子、及讀小班的兒子,加入丹鳳國小每週三的讀經班。憶想讀經期間,大兒子也曾因功課逐漸變多、參加英文班,及小兒子看不懂字、跟不上讀經速度等外在因素,萌起退堂鼓。而當時自己因對讀經不了解,更是置身事外,完全不當一回事的我,也一起附和小孩退讀的提議。幸好,這些困難都逐一被老婆就算晚到也要帶小孩到課的堅持、及讀經班老師們持續鼓勵等精神毅力給克服。   倏忽四年已過,或許這四年的平日晚上,對別人家小孩與家長而言,僅是充滿作業、電動遊戲、電視韓劇或加班應酬等生活。但對我們...

全家讀經其樂融融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新莊推廣處 顓德親子經典班 家長 林○○   還記得四年多前的暑假,家裡信箱出現一張親子讀經班招生 DM ,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那時身為家長的我們,深深感受到時代快速變遷,社會及學校教育對於學生的品德、孝道,似乎不像從前那麼重視,於是我們為當時就讀幼兒園大班的姐姐報名,就這樣開始了我們的讀經之旅。   一開始的讀經班,兒童與家長是分開上課,因為姐姐生性非常害羞,第一次上課很擔心姐姐,會因為沒有安全感而排斥,沒想到她竟然可以在陌生環境中,乖乖的一個人與我分開上課直到下課,就這樣開心的跟著讀經班進度上了一學期。隔年的小狀元會考,讀經班老師鼓勵所有小朋友報名,我看了看內容,心裡滿是懷疑,每項科目內容都很長,這麼小的孩子有辦法背誦嗎 ? 沒想到孩子的天賦真的不容小覷,姐姐順利通過了小狀元會考,讀經進而的也改變了姐姐害羞的個性,課堂上甚至可以拿起麥克風大聲帶讀。緊接著幼兒園畢業姐姐要上小一,那時常聽幼兒園老師說注音拚音及認識國字很重要,因為小一教程會比較快,如果沒學好會跟不上學校的步調,而姐姐在媽媽的伴讀下早已養成良好習慣,所以在銜接小一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問題。   參與讀經班不只提升了孩子的閱讀及語文能力,課程中的品格教育也讓孩子的品德、孝行有了變化,品格教育教導孩子要尊重長輩、包容別人、反省自己,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孩子的群體生活及自我要求上有莫大的幫助,現在家中姐姐更是成了媽媽的好幫手,舉凡用餐端菜、洗碗、摺衣服等,姐姐都可以做的很好,進而帶著弟弟一起做家事。而弟弟也跟著姐姐上了快三年的讀經班,從一開始滿場跑到現在可以安安靜靜的上課、學習舉手發問,下課後姐姐每天帶著弟弟一起複習 《論語》、《唐詩》,靜心寫毛筆,這一切都是日積月累讀經養成的好習慣。   讀經的過程有辛苦、有快樂、更有滿滿的收穫,一路堅持下來雖然不容易,但是孩子及我們父母都深受讀經啟蒙而變得更好, 親子共讀時間讓我們的關係變得更緊 密,家庭氛圍增添了歡樂與溫暖,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長陪伴孩子,加入崇德讀經大家庭,一起為孩子的人生 奠定美好的基礎。 交稿日期:民國110年4月20日

二子讀經後都很懂事有禮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三重推廣處 納德親子親子讀經班 家長 彭○○   敝姓彭,在一次的偶然機會,廖老師介紹兒童讀經的時機、重要與好處時,就毅然決然讓家裡的兩個小朋友參與讀經的行列。小孩子迄今讀經已經有四年多,看到兩位小朋友的改變是慢慢的,我們發覺到老大在與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很不錯,很有禮貌,也會幫忙做家事,功課方面也不用我操心,寫字也非常漂亮,小兒子他也跟著上哥哥的讀經班,記得第一次上讀經班還不會講話,但似乎看懂,黑板上有哥哥的名字,他沒有,他就拉著廖老師的手,走到黑板前面用手指著黑板,廖老師就意會到黑板沒有他的名字。   小的在學習方面更強,在教大兒子時,小的在旁邊都能跟上,又一次廖老師用電話跟大兒子講《弟子規》,小兒子在一旁替哥哥回答,小兒子也會幫忙做家事,而且是做好坐滿,兒童讀經真的很棒,這都要謝謝廖老師的引進。 交稿日期:民國110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