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5的文章

誦讀時的能量波 逐步地正面影響孩子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花蓮 推廣處 毅德 讀經班 家長暨教學志工 陳 ○○   後學 20 歲時開始帶領兒童讀經班,並參加各種讀經班的培訓 , 心中明白「 讀經可以讓古聖先賢的智慧直接和孩子的心靈溝通,幫孩子成為一個感恩、慈悲且充滿服務心的完整個體。」 後學自懷孕開始,每天播放 《 百字經 》 、 《 三字經 》 等各種經典音樂,為的就是做好胎教;自生下第一個孩子: ○○ 璥,更勤勞的播放 《 百字經 》 給孩子聽,很奇妙的是,只要 《 百字經 》 的音樂開始響起,未滿週歲的 ○ 璥,很快就跟周公報到了。 隨著 ○ 璥慢慢長大,後學也會陪著他在家閱讀經書。 當 ○ 璥 5 歲時,後學帶著他參加讀經班,他時而滿場跑、時而乖乖的跟著讀經。現在 ○ 璥三年級了,他認識很多字,參與讀經班,都能乖乖坐著讀經。 很奇妙的是,透過參加讀經班, ○ 璥原來內向害羞,到現在的活潑、願意表達自已的想法;其次, ○ 璥的專注力得到明顯的提升,藉由讀經, 穩定腦頻率,讓學習更有效率。 其實,最讓我感動的是, ○ 璥原來是一位動作很慢,且事事要大人提醒的孩子;當他被醫師診斷是「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我非常傷心。但現在看到 ○ 璥 願意去做新的嘗試,還會有很多點子跟我們分享。 是讀經改變了 ○ 璥、是每一次 用平和的心態,大聲誦讀經典時,聖賢或神佛的智慧會通過特定的振動頻率,散發巨大的能量波,逐步、逐步的改變 ○ 璥。 感謝天恩師德,感謝台北道場,感謝所有的點傳師及講師,因為有您們帶領支持著讀經教育,後學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奇蹟。感恩! 交稿日期: 114 年 03 月 31 日

自幼及長 「讀經」已刻在我心裡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蘭陽推廣處 宜宏 親子讀經班 家長 陳○○ 從小學時期開始,我就有幸參加讀經班,這段經歷至今仍深植我心。讀經課堂上,老師總是用充滿節奏感與韻律的方式帶我們朗讀經典,不僅讓人容易記憶,更充滿趣味。有時老師還會搭配文字遊戲,讓我們在玩樂中學習,學習古文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變得生動有趣。當時雖不完全理解經典的深意,但讀誦過程卻已悄悄在心中埋下種子。 在後來的求學過程中,我愈發感受到這段讀經經驗的可貴。每當國文課遇到熟悉的詩詞或經文,那些童年時朗朗上口的文字竟自然浮現腦海,彷彿早已成為思維的一部分。也因為這樣的基礎,讓我對國文科有著較高的理解力與親近感,更提升了語文能力與文字敏銳度。 隨著年齡增長,人生閱歷也逐漸豐富,對古文中的智慧體會更加深刻。小時候只覺得押韻好聽、文句優美,長大後卻能在一句《論語》或《孟子》中讀出處世之道、人情冷暖,體會到古人思想的深遠與豁達。 如今身為一位母親,我也希望能將「讀經」這樣有價值的學習方式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經典的智慧不必急於理解,而是透過一次次誦讀潛移默化,讓文字與心靈產生連結。孩子或許現在不懂,但當人生的某個時刻來臨,那些熟悉的語句或許能給他力量與方向。經典不僅是文化的根,更是生活的智慧泉源。 交稿日期:114年06月11日

親子讀經,是我和孩子一起修行的路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基隆推廣處 七堵親子 讀經班 家長 陳 ○○   感謝天恩師德、上天慈悲,讓我們有機緣遇到七堵讀經班,踏上一條扎根心性、陶冶品德的親子成長之路。我有兩個孩子,女兒十一歲,兒子八歲,他們都是兩歲時就開始接觸讀經。雖然早期已知道讀經對啟發智慧、培養品格有莫大益處,但實際執行後,才真正體會到「知易行難」。 女兒性情沉穩,進入讀經班後如魚得水。她對文字的語感特別敏銳,朗讀時音準節奏分明,抑揚頓挫自然流暢。長期誦讀不但讓她認得更多字,愛上閱讀,培養了強大的文字理解力,更能理解與思考經典內涵。讀經也讓她與寫作方面帶來顯著助益。長期接觸經典與古人智慧,讓她在寫作文時能「文從字順」、「出口成章」,運用詞彙自然靈活,並能「言之有物」。印證了讀經不只是單純「背誦」,更是語言與思維能力的扎根教育。 兒子天性活潑,從小比較坐不住、注意力容易分散,唸沒幾句就被窗外的垃圾車聲吸引分心滿場跑,我當時的想法很單純:讀經也許能讓他慢慢靜下來,學會穩定、守規矩。但很快就發現事與願違,在確診ADHD後,生活中各種挑戰接踵而至,剛開始他連五分鐘都坐不住,常常唸不到三句就想跑來跑去,或是情緒不穩草草收場,更讓我感到挫折無力。後來我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因材施教,我放慢節奏、調整心態,放下比較,他唸不了長句,我就切成短句;他坐不住,我就讓他邊唸邊動。那時我才真正明白,原來讀經不是只有孩子學習,更是父母自我修行的契機。 我跟孩子們開始共讀「看漫畫,學論語」等生動的經典故事,一起討論其中的道理,再搭配持續參與讀經班,他已經會把《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確的帶進日常,這樣的互動,讓孩子更能在生活中運用經典,也讓經文從「嘴上背」變成「心中懂」,進而表現在日常言行中。 現今短影音盛行、資訊紛雜,孩子習慣於快速瀏覽、碎片化吸收的淺層刺激,導致難以專注、缺乏深度思考,長時間下來,很多孩子連一篇文章都讀不完,更別說去深入理解字句、體會道理。加上近年課綱改革逐步弱化倫理道德與經典文化的比重,孩子在學校可能學到各種技能與知識,但卻少有機會學習做人處事的價值觀與方向。正因為如此,「親子讀經」正是穩定孩子心性、提升語文能力與建立品德的良方,它讓孩子從「會讀」到「會用」,從「知理」到「行理」,讓孩子從小就有一盞燈,照亮做人處事的方向。 親子讀經班不是才藝班!而是現代家庭教育中最不能...

不同凡響的親子共學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新莊推廣處 樹林讀經班 家長 蔡 ○○ o 豪是個個性內向的小孩,經參與讀經班四期後,從原本不識字到識字、背誦。每天也都能達成老師的要求讀五遍,並且可以完成每週成果驗收,這些進步都要歸功於老師與志工們的無私奉獻,陪著這群讀經的小朋友學習,用生動活潑與獎勵的方式,在無壓力的環境下快樂學習,讓小朋友從中得到自信心與成就感,且能踴躍的舉手搶答,這是當媽媽我感到最值得付出的一件事。 現在每週五晚上的讀經班,也是 o 豪最期待、最開心的一天,因為只要多用點心,期末都可以獲得很多獎品,玩具都不用買了。 交稿日期: 114 年 05 月 29 日

學童成長、家長陪伴與讀經教化的三方見證之二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新莊推廣處 新榮國小讀經班    學童 林○○ 、 家長   李○○ 、志工  吳○○ 小孩自述(小四:林 ○ 晰) 我是從大班時開始讀經的,起初是因為我小時候太好動了,媽媽想看看讓我上讀經班能不能讓我的心靜下來,所以開始了我們的讀經之旅,結果真的很有幫助,我覺得自己有比較冷靜跟穩定。 讀經班上了幾年以後,每週我都能上台背誦,背完的時候都會覺得很有成就感,還能得到讀經班老師親手為我加的三個榮譽點點,就是這種感覺讓我愛上了讀經,每次得到老師的點點,我都覺得精神滿滿很有衝勁呢! 新的學期開始,最熟悉的就是毛竹的影片,裡面說毛竹生長的前四年,只能長 3 公分,老師說這個就是在扎根,四年後卻能暴風似的生長,每天能以 30 公分快速成長呢!因為我也想要快速成長,所以我相信堅持讀經肯定能讓我將來越來越輕鬆。   陪同者 - 媽媽(李晴) o 晰是在 109 年 11 月加入讀經班的,當時還是大班的孩子,至今已經 4 年 5 個月了。剛開始主動搜尋讀經班訊息的起心動念是因為孩子本身很好動,一點也不像女孩子,因為再過半年她就要上小一了,我實在是怕她上課坐不住,所以想說上讀經班讓她提早接觸上課的環境。 由於讀經班老師一開始的引導就是毛竹的生長需要四年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果,所以我跟孩子也就以此為目標,對於四年內是否會有什麼顯著的效果,我們並不強求,就是默默地堅持,每週讀經,每天讀經三到五遍。有明確的目標,小孩也不會吵說讀經沒有用這樣的話,讓陪伴者相對輕鬆很多。 這段期間的收穫,最直接的就是我跟小孩有共通的語言,可以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溝通,例如小孩犯錯時,我會告訴她「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又或是小孩起床時不想盥洗,我會告訴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這些都有助於我們的溝通。 最後,針對小孩本身的影響,我覺得最顯著的是記憶能力,她讀書不太需要我擔心,讀經班每年都會舉辦經典會考,小孩也養成固定報考的習慣,我很訝異她的腦袋瓜能塞進那麼多內容,雖然目前不見得有什麼明確的助益,但我相信對她未來不論是學習上或是待人接物甚至是將來遇到困難時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始終...

驚訝小小朋友的神奇記性潛力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三重推廣處 普德 親子讀經班: 重陽活動中心 家長 呂 ○○   民國 101 年帶 4 歲孫女接觸了崇德文教基金會辦的讀經班,我是比較一板一眼的人,只要認定的事物一定想做到完整。所以每天晚上一定要孫女拿著經書有 《 唐詩 》、《 論語 》、《 學庸孝經 》、《 啓蒙文學 》等, 做到「左手壓、右手指、眼睛看、嘴巴唸。」每天複習 5 次,一星期下來,自然深印小小腦袋,可以背誦如流。讓我這祖輩的驚訝,小小朋友的神奇記性,後來就一直在教室幫忙帶著小朋友陪讀。 我也常常分享經驗給伴讀的家長,小朋友是需要家長的堅持陪伴才會穩定茁壯。對於孩子成長階段任何的學習、教育、身心幫助非常的大,更可引導正面為人處事的方向。 尤其看見小朋友由不識得字,在跑跳中玩耍著,卻能夠跟著大家都能朗誦著書中的字句、讓大家趕受到小朋友的記憶真是太神奇了。我們大人們陪著他們一起成長中,亦感受到孩子們在潛移莫化中,也能受到聖賢們留下聰明與智慧。在這功利主義的社會裏,讓大家都能知道知識的力量是用來造福整個世界的,也很期待這偉大的未來再造就出更多未知的有用之人…… 交稿日期: 114 年 05 月 20 日

欣慰孩子因親近讀經而塑造品格與增進作文能力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三重推廣處 普德 親子讀經班: 永安活動中心 家長 鄭 ○○ 孩子從四歲開始參加經典讀經班,起初因年紀尚小,常常坐不住,專注力也有限。但在老師細心引導下,他慢慢學會穩定心神,甚至能專注地「左手壓右手指」,跟著老師的節奏朗誦經文。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極大的成長與進步。 隨著時間推移,孩子從單純的跟讀到漸漸能夠認字、背誦,甚至理解其中的意思。這樣的學習不只培養了他的語文能力,更提升了記憶力與專注力。對於學齡前的發展來說,是一種紮實而深刻的奠基。上了小學後,更明顯感受到讀經對他作文表達能力的幫助,許多詞彙與句構都能自然運用,思維也更加有條理。 作為家長,我深感欣慰,也由衷感謝崇德文教基金會志工老師這幾年來的陪伴與教導。讀經班不僅讓孩子親近經典,更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品格與學習態度,這份影響將是他一生受用的寶藏也是我們當家長最感欣慰。 交稿日期: 114 年 05 月 20 日

十年讀經 十年鍍金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三重推廣處 普德 親子讀經班 :鷺江國小 家長 吳○○ 掐指一算, 陪伴兒子們讀經的時間已經接近十年了。 我們在家中以及崇德文教基金會舉辦的讀經班中,一起誦讀《大學》、《論語》、《心經》、《朱子治家格言》、《百孝經》等經典。最初,我們只是希望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與品德修養;然而,在這段讀經的旅程中,我們逐漸體會到,經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承,更是滋養心靈的寶藏, 可謂「 十年讀經,十年鍍金 。 」 由於從小接觸經典,孩子們在幼兒園階段便已認得大量的中文字,閱讀理解力也比同齡孩子更深更廣。他們在學習上表現穩定,對語言特別敏銳,甚至能運用經典中的句子來表達情感或思考問題。更令人欣慰的是,經典的價值觀也自然地流露在他們的日常行為中 —— 像 是 有一次搭乘捷運時,車廂裡只有我和哥哥兩人,他在用手機看影片時主動將音量調 到最 低。我好奇地問:「這裡又沒什麼人,為什麼要調小聲?」他 笑著 說:「在公共場所要遵守規則 呀 。」我不禁誇他一句:「這就是『慎獨』 哦 !」這樣的對話,讓我真切感受到經典 的 思想 已在他心中悄然發芽。 當然,這段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曾經有一段時間,孩子們對誦經顯得興趣缺缺。有時早上賴床不起,晚上又貪玩不願誦讀,家中也難免出現爭執與猶豫,我們甚至一度想要放棄。所幸在這段過程中,我們 讀經班的 楊玉琴老師 給與了我們很大的支援和鼓勵 。每當我們感到疲憊或失去動力時,楊老師總是溫柔而堅定地鼓勵我們,提醒我們讀經的價值與意義,並以她自身多年陪伴孩子讀經的經驗,引領我們持續前行。她的陪伴與關懷,是我們能夠堅持下去的重要力量。 這些年來,孩子們的心智與性格明顯成長許多。他們變得更加有耐心,能夠靜下心來專注思考;在家中,他們常會主動幫忙做家事,關心長輩的身體與情緒。誦讀《心經》時,他們學會了覺察情緒、調整呼吸;讀《論語》,則懂得了尊師重道、謙遜待人;讀《朱子治家格言》和《百孝經》,更讓他們體會到孝親、勤儉與家庭責任的重要。古聖先賢的智慧,正一點一滴地滲入他們的生活,化作溫暖而穩定的力量。 對我們為人父母者而言,陪孩子讀經,不僅是一種教導,更是一場彼此共修的旅程。我們也在過程中學習放下急躁、靜心反省,與孩子的關係也因此更加緊密。感謝經典的智慧,感謝讀經班的陪伴與支持,更深深感謝 普德佛堂志工老師 溫暖的引導與堅持 —— 正因為這份真摯的陪伴...

讀經班經營分享:齊建共修共學平臺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板橋推廣處 凱德兒童 親子讀經班 教學志工 郭 ○○ 凱德佛堂讀經班自創立以來已歷數十年,期間曾由臺北市士林區遷至新北市板橋區,至今依然穩健經營。學生人數從最初零星的幾位,發展至今幾乎每堂課均有 15 位以上學生參加,後學謹就讀經班多年來之運作經驗,綜合歸納其具成效之招生管道與運作模式說明如下:   一、   招生管道 ( 一 ) 家長口碑推薦 :孩子的學習成果獲得家長肯定,許多家長主動向親友介紹,形成自然且具影響力的宣傳方式。 ( 二 ) 老師親和宣導 :老師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例如陪伴孩子到公園遊玩時,與其他家長自然互動,分享讀經班的理念與特色,達成生活化的宣傳效果。 ( 三 ) 佛堂結緣平臺形成鎖鏈式宣傳 :佛堂定期舉辦如水彩畫、生活美學、書道班等生活化課程,吸引親子共同參與,讓家長與孩子在輕鬆氛圍中自然認識讀經班及佛堂,進而擴大招生對象與觸及面。此外,也常邀請讀經班的同學參加其他結緣平臺課程,形成彼此交錯、循環推廣的鎖鏈式宣傳效應,有效深化與家長的聯繫與認同感。 二、教學環境與特色 ( 一 ) 清淨、舒適環境及活潑教學方式 :佛堂提供安定、清淨及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安心學習、快樂成長。課程內容豐富有趣,加上老師用心設計結合遊戲與互動,讓經典教育更加貼近孩子的心靈,提升學習興趣與專注力。 ( 二 ) 蔬食午餐 :佛堂貼心提供蔬食午餐,廚師用心準備豪華餐點,讓大家都非常期待用餐時間,家長也喜歡與老師們分享家中寶貝的點點滴滴,這也成為老師與家長深入交流的寶貴時光。透過這段互動,不僅能分享讀經理念,更能自然地邀約家長參與進一步的佛堂活動,如求道、法會,或結緣課程,深化家長與佛堂之間的信任與連結。 ( 三 ) 增設英文讀經課程 :近期增設百孝經之英文讀經課程,老師搭配歌唱教學、生活用語等方式,讓語言學習更具趣味與實用性,深受家長與孩子喜愛,也為未來雙語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後學有幸學習讀經班老師歷經數十年,深刻體會到這不只是單純的教學工作,更是一場身教與心教交織的修行歷程,不只是讓孩子們認識經典、啟發智慧,更是老師與家 長一同共修共學的契機。 誠如活佛師尊所言:「修道三不離——不離道場、不離前賢、不離經典聖訓。」一本經書,不僅是 孩子們的課本,更是陪伴我們修...

守護文化的火種,綻放孩子的光芒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板橋推廣處 顥德雙語 親子讀經班 教學志工 陳○○ 守護文化的火種,綻放孩子的光芒──顥德讀經班八年有成 顥德讀經班,轉眼已走過近八個年頭。一路走來,見證了許多孩子在經典的滋養中悄然蛻變,這份教育的初心與使命,值得我們持續守護與傳承。 昱愷、昱叡兄弟倆,從還未踏入幼兒園時,便開始誦讀經典,陪伴他們的除了父母的引導,還有一卷卷智慧之書。隨著顥德讀經班成立後,兩人更是一路堅持至今。十年的讀經歲月,雖未必因此成為「知書達禮、雍容大度」的典範,但至少學會了循規蹈矩,知所進退,不忘初心本分,更懂得在生活中以經典為鏡,自省自修。 在學習的旅途中,長年與經典為伴的影響悄悄發酵。閱讀、記憶與理解能力大幅提升,學習態度也更加穩定積極。如今兄弟倆一位國二、一位小六,學期成績皆穩居班級榜首,讓我們看見持續力與涵養力的力量。 放眼讀經班中的其他孩子,表現同樣可圈可點。不少孩子在課業上名列前茅,在全國性英文朗讀比賽中也屢創佳績;更有孩子發展出個人獨特的才藝,無論是圍棋、武術、朗讀、演說,皆展現出兼具深度與自信的風采,讓家長與老師們驕傲不已。 在近年來的小狀元會考中,顥德讀經班也總是以最堅強、最龐大的陣容參與,至今已孕育出讀經小博士三名、讀經小碩士四名、讀經小學士六名,足見扎根經典教育的成果斐然。 在當今日益功利化的社會氛圍中,文化扎根、品格培養的價值反而更加珍貴。顥德讀經班將持續深耕,守護這份道德文明的火種,讓經典之光長明於心、綿延於世,陪伴更多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穩健、走得光芒萬丈。 交稿日期: 114 年 05 月 31 日

感恩隨同孩子成長的讀經美好時光

崇德光慧經典教育台北推廣中心 板橋推廣處 濟仁佛院 親子讀經班 家長 黃 ○○ 自從帶孩子參加三峽濟仁佛院的親子讀經班以來,我心中充滿感動與感恩。孩子目前就讀國小,正是性格與品格逐漸成形的重要階段,我一直在思考,除了課業知識之外,還能給他什麼樣的陪伴與引導呢 ? 很幸運,我們遇上了親子讀經班。 初次踏進濟仁佛院,環境的莊嚴與溫馨 , 就讓人感受到一股安心的氛圍,就好像是回到家一樣的溫暖 。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一位老師的用心與耐心,我都能感受到老師們是發自內心 , 希望孩子們能從經典中學到智慧與德行。 一開始,其實我對「讓孩子讀古文經典」這件事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畢竟現在資訊發達,孩子每天接觸的語言已經非常生活化、數位化,怎麼可能對《論語》或《弟子規》產生興趣呢?但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漸漸看見孩子在朗朗讀誦中不僅培養了語感與記憶力,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從這些文字中體會到做人處事的道理,也將經典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原來,這些經典雖然艱澀,卻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滋養孩子的心靈。 陪孩子一起讀經的過程,也是自我修行的一段旅程。我們一起共讀《論語》、背《百孝經》,這段親子讀經的時光,也增進了我們之間的情感,我也重新接觸到這些古聖先賢的智慧,很多時候,反倒是我這個大人從中得到了提醒與反思。我們不再只是生活中匆匆忙忙的親子關係,而是能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讀經搭檔」。 我也想特別感謝濟仁佛院的每一位老師與志工,不僅耐心教導孩子,更常常默默陪伴、關心家長,讓整個班級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我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選擇,讓孩子在學習的路上,不只是學會知識,更學會如何做一個有禮、有德、懂得感恩的人。 未來,我會繼續陪孩子走在這條讀經的道路上,讓經典的智慧,成為他生命中最穩固的根基,親子讀經班不只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一個培養品格、強化家庭連結的寶貴機會,謝謝每一位老師,讓我與孩子有了一段共同成長的 讀經時光 。 交稿日期: 114 年 05 月 28 日